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一年一度的数学活动月正式落下帷幕。今年小学部的数学老师们别出心裁,以“看明白 想明白 说明白“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师层面,老师们把重点放在了课堂,思考如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高阶思维。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方面,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积极开展组内研究课展示,探索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通过科学有效引导,使学生高阶思维得到启迪和发展。
高云老师执教的《乘法的意义》和石雪飞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引导学生使用多元表征展示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过交流与展示,将问题理解并内化,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练之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高云老师讲《乘法的意义》
石雪飞老师讲《倍的认识》
刘娟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和李晓雅老师执教的《加减混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实物中获得更形象的认知,加深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
刘娟老师《平行四边形面积》
李晓雅老师《加减混合》
孙爽老师作为数学专业的科学老师,也抵挡不了对数学的热情。她积极参与到数学月活动中,并在张娟老师的指导下执教了《百分数的认识》一课。
孙爽老师《百分数的认识》
校领导十分重视“数学月”活动,书记赵佩云专程到小学部来参与数学月活动,并进行了精彩点评。
领导听课
书记听评课
与此同时,学校应贵州省金沙县实验小学邀请,派出马凤华主任、张娟老师和王莹老师,参与交流研讨并进行《植树问题》、《周长的计算》和《连加连减》三节展示课,带领学生遨游数学云海,充分体现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热情。
马凤华主任讲《植树问题》
张娟老师《周长的计算》
王莹老师《连加连减》
在学生层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能力培养,先后开展了数学游戏活动、审题能力培养、讲题交流、数学故事会和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以此更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数学活动
学生使用三角板
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达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语言框架,利用学习中的算式设计情境,根据算式或已有数学信息讲故事,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与此同时,在二年级开始进行审题画批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看明白”题意,为后面“想明白”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比赛口算题
学生比赛口题
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运用动手操作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通过生活中潜在的数学信息,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了新的认识,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分析数学问题能力,为以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打下思维基础。注重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审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画批方式提高学生做题时专注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量脚游戏
生活中的数学
学校开展以主题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四年级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了“一亿块砖可以铺多大面积”的综合实践主题研学活动。活动中,学生首先要通过审题”看明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调动之前的综合学习经验解决问题。
五年级利用课本上“你知道吗“内容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对”数字黑洞“和”九章算数“的延伸学习,运用一题多解来丰富学生看问题角度,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升高阶思维。
六年级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借助数学课本上知识,由学生独立开发相关内容,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延伸阅读,录制小视频在年级中分享。学生不仅要先读懂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将内化延伸内容利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经历从“看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说明白”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数学高阶思维得到了发展,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这忙碌的一个月中,老师和学生都收获满满。数学组从低年级开始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与培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并总能在学数学中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希望通过学数学,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数学技巧,爱上数学, 用数学思维去面对和解决今后学习和生活的一个个难题。